肺血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它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,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、疲劳、关节疼痛、皮肤损伤,还伴有咳嗽和呼吸急促症状,如果患者有这种症状,那么一定要尽快去医院,这样的能力可以让病情好转,在患者早期诊断和避免疾病。
血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、疲劳、关节疼痛和皮肤损伤、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,肺血管炎是主要并发症,出现感染、肺出血、肺气肿、肺不张和肺梗塞,肺血管炎是指由某些因素引起的肺血管感染和免疫性血管炎,一般来说,肺血管炎很少见,可通过血管造影、CT、磁共振成像和组织病理学诊断。肺部血管性炎症的ct表现,一般有肺泡出血、肺区分阴影、磨玻璃外观改变、或纤维条网格阴影、蜂窝状、胸腔积液、肺大泡、纵隔淋巴结肿胀等,所以必须积极治疗。肺坏死性血管炎更常见于中青年人,常伴有发烧、哮喘样发作、变应性鼻炎、咯血和消瘦,有时伴有尿路、肾脏、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。
根据接触史、典型症状、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查、免疫学检查、X线和高分辨率CT检查、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。
1.疲劳、发热、关节和肌肉疼痛、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。也可能有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呼吸困难、皮疹、泡沫尿、血尿、头痛、头晕、意识状态改变和其他多器官受累的表现。2.常规尿和肾功能检查显示血尿、蛋白尿、红细胞管类型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。3.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,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抗原。4.X线和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弥漫性肺间质改变、弥漫性肺泡炎、间质水肿、板层浸润、结节状阴影、空洞形成、胸腔积液等。晚期可能出现肺气肿或肺间质纤维化征象。5.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的血管炎病理改变,如炎症、坏死和肉芽肿。
一、实验室检查:
(血沉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)可为某些血管炎综合征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。其他需要进行的检查措施还包括活检、血管造影术或其他形式的成像术。血液、尿液或其他体液(脑脊液、腹膜液、胸膜液和滑膜液)的培养常有助于确定某个持续发热患者是否有非血管炎性疾病。应该仔细进行胸部放射线检查,借以发现是否存在肺部浸润或结节以及淋巴结病。如果有鼻窦炎的症状或体征,则鼻窦X线照像或CT检查可能有帮助,如果患者有长期发热,应考虑进行腹部超声检查、计算机体层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,以便排除肿瘤以及腹部或骨盆的脓肿。
二、受损组织和器官的活检:
1、颞动脉活检:颞动脉活检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。活检指从身体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,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之间的关系。活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,目的是确定病变性质,及对肿瘤进行分类、分级,预测肿瘤病人的预后并指导治疗。
通过上述仪器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。
2、皮肤活检: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,是在治疗前后用手术方法或穿刺、内窥镜器械获取人体组织用做病理学检查。
3、鼻或鼻窦活检:鼻腔内不能确定性质的肿物都需要做活检,病理结果会确定肿物的性质和种类。鼻腔肿物多可表现为鼻塞、流鼻血等症状。鼻镜检查可发现肿物,鼻窦CT可查看肿物的范围。
4、肺活检:肺活检即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,它用于肺周边部病变或弥散性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
5、腓肠神经活检:有助于诊断和处理不明原因的严重神经病,活检结果对病情诊断和处理有帮助的其他情况。
6、肾脏活检:属于西方技术,中医不建议行肾穿术,副作用大,休息不好不少患者会出现血尿,腰疼等情况。如果感染也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。
7、血管造影术:心血管造影术是将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快速注入心腔或血管,使心脏和血管腔在X线照射下显影,同时有快速摄片,电视摄影或磁带录像等方法,将心脏和血管腔的显影过程拍摄下来,从显影的结果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流动顺序,以及心脏血管充盈情况,从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。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方法。
8、主动脉弓造影:主动脉造影是确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畸形最可靠的诊断方法。于升主动脉内插入导管,注入造影剂进行主动脉及其分支造影,双向电影摄片检查可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起源、走向、粗细和其它异常,从而明确诊断。
血管炎是一组与血管坏死及炎症有关的疾病。多数病因不明,较明确的病因有血清病、药物奕态反应及感染;乙肝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。临床上分为原性和继发性两大类。
(1)临床表现
主要表现有:①多系统损害;②活动性肾小球肾炎;③缺血性或瘀血性症状和体征,特别见于年轻人;④隆起性癜及其他结节性坏死性皮疹;⑤多发性单神经炎及不明原因的发热。
组织活检对本病有诊断意义,其他检查有血管造影检查、自身抗体检查等。
(2)治疗
包括:①去除病因,消除过敏原;②治疗基础疾病,如结缔组织病、肿瘤;③局限于皮肤的血管炎,常用抗组胺类药,如氯苯那敏12毫克/天,苯茚胺75毫克/天,分3次服,吲哚美辛(消炎痛)25毫克,每天2-3次,布洛芬0.4克,每天2次;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,或加用环磷酰胺;⑤抗血小松聚集剂可用阿司匹林,每天每千克体重3-10毫克,血管扩张药用硝苯地平10毫克,每天3次,或硝酸异山梨醇(消心痛)10毫克,每天3次口服。
IEL详细补充:
血管炎,顾名思义是一种血管的炎症,但是,如果你看到有些病人在长期静脉输液后出现注射部位血管(静脉)疼痛,静脉增粗,或下肢静脉曲张者在局部损伤后继发感染,引起“老烂脚”,则不包括在我们所指的“血管炎”之中。这里所指的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,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紊乱,引起自身血管的损伤。为什么会引起这种疾病呢?到目前为止,其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,虽然有各种说法,但是都只能解释一部分发病,也就是说,这些病不是单因素引起的,可能系多因素共同作用而诱发的。
血管遍布全身,血管炎也可以累及全身各个部位,大到身体最大的血管-主动脉或其主要分支(如:大动脉炎),小到遍布全身的小动脉、小静脉、微动脉、微静脉(如:显微镜下多血管炎)。由于累及的血管不同,临床上会有不同的表现,大动脉受累者可有脉搏、血压测定异常;微血管受累者,有些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病损。总之血管炎的表现多种多样,但是作为同一类疾病,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临床特点。笔者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:大医院中收治的长期发热的患者,如果排除了恶性肿瘤(包括白血病、淋巴瘤)、排除了严重的结核感染,又不符合红斑狼疮、肌炎、皮肌炎等经典的风湿性疾病的分类标准,首先应该考虑血管炎。在笔者的临床实践中,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含义。首先,发热是血管炎的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。由于这种发热不是由感染引起的,所以通过抗生素、抗结核、抗真菌、抗病毒治疗后,体温不能得到控制。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也不是采用传统的消炎药来治疗。其二:发热是血管炎突出了临床表现,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(在某些患者可能是首发的)临床症状,因此在诊断血管炎之前,应该与各种恶性肿瘤进行鉴别,以免将恶性肿瘤漏诊。第三:血管炎的临床症状与红斑狼疮、多发性肌炎/皮肌炎、类风关等有很多相似之处,但是这些经典的风湿性疾病有比较明确的分类标准,在实验室检查时,可以发现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自身抗体,因此比较容易判断,而血管炎除了通过病变组织的切片检查、血管造影等有一定创伤的检查方法外,少有特异性高的诊断手段。
上一篇:北京入户新政策解读
下一篇:如何让视力快速恢复到4.8
发表评论